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铭记苦难历史 汲取前行力量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12-13    作者: 宁夏灌浆料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受害者**公祭日。这**,刺耳的警报声将再次作为**的背景音响起。

崇拜我们的**,山川平安!逝者已逝,生者奋进!

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,**上下哀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,抚慰逝者,警醒国人。历史悲剧**能重演,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。

镜子,弱小的**和人民都会被欺骗。

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楼展厅,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幸存者的照片。每个登记的幸存者的照片后面都有一盏灯。幸存者死了,灯就会熄灭。

2021年,又有11张“脸”由明转暗:杨、蔡丽华、李如福、、安、金同和、马、、黄柳石、傅兆增、...登记的幸存者只有61人,平均年龄超过90岁。

在纪念馆的“万人坑”遗址前,还有另一面墙——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。当它在1995年初建立时,上面刻着3000名受害者的名字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名单墙一度难以延伸,至今已有10665个名字。

游客经常会问,为什么只能找到一万多个名字?这一直是历史学家的心结。《遇难者名录》主编、南京大学教授蒋告诉记者:“随着时间的推移,对于战后遇难者的调查犹如大海捞针,因为收集范围有限,档案保存不善,很多遇难者家属没有申报。”

国富民强,国弱民惨。在过去的84年里,经历了从毁灭到重生的人们,用生动的人生经历,展示了家庭和**的团结。

南京沦陷时,幸存者程的父亲程长河携家人逃离南京城,被日军杀害,留下孤儿寡妇艰难度日。1949年南京解放后,程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,光荣地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。如今安享晚年的老年人感慨地说:“家和国总是连在一起的,没有国就没有家。”

和平、命运和共同责任

92件(套)!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近一年新收藏的文物数量。其中,侵华日军第36步兵联队第11中队的日记和第33步兵联队在南京附近战斗的详细报告尤为珍贵。

捐赠者是日本爱知县元光寺住持大东仁先生。2005年以来,他向纪念馆无偿征集、捐赠史料3000余件。

“这些战斗的详细报告都是日军当时和当天记录的日志,史料价值很高。”大东仁说,每次遇到高呼“不要南京大屠杀”的右翼分子,他都会冷静拿出史料,“不避重就轻,不争吵,凭证据说话”。

.近,纪念馆花了一年多时间完成了一个“大项目”,对2019年至2021年间积累的221939条纸质信息进行了电子化和数据化分析。结果出乎意料——“和平”一词出现的频率比“仇恨”高得多。

在22万多条留言中,有6.7万多条留言表达了“铭记历史,珍爱和平”。它还包含了1564条来自海外游客的信息,他们经常使用“同理心”等词来表达“反对战争”和祈祷“人类和平”。

“以**的名义向受害者致敬,目的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持。”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,经历过磨难的南京,倡导和平的责任更大。

努力和勤奋可以使**繁荣昌盛。

“铛,铛,铛……”每天早上八点半,江东门的钟声总是准时敲响。每天进入体育场的..批12名观众分为两组,和平钟鸣响13声,寓意铭记12月13日,不忘国耻。

它是.好的历史教科书,也是.好的解酒剂。

12月,南京600多所中小学结合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**公祭读本》,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,开展了丰富的活动。13日上午,江苏、重庆、云南等8个省市30多所小学的学生还将在网上云课堂举行主题班会,一起诵读《和平宣言》,一起观看**公祭仪式。

84年前,仅在长江沿岸的燕子矶就有约5万人被屠杀。如今战火硝烟已尽,燕子矶河滩遇难者纪念碑在寒风中静静矗立。11日上午,“难忘的记忆——南京大屠杀史实”读图寻访行动在这里举行。

一边看燕子矶的江景,一边看《南京大屠杀史》的相关摘录,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。一位参加活动的南京理工大学学生深有感触地说:“中国人被欺负被欺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”

回顾昨天的历史耻辱,就是要从**的奋进中学习。

“我经历过民族危亡的痛苦,更能理解国力对普通人的意义。”中国抗日历史学会副会长朱成山说,在**的**下,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,中华民族必将走向伟大复兴。

(——文章来源于新华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宁夏灌浆料的小编删除)